2025年01月11日

文旅 | 被誉为 “远东第一大教堂”:徐家汇天主堂

作者: 舒念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11月11日 12:19 |
播放

16世纪末,基督教第三次入华,先后有几十位天主教宣教士来华宣教,其中最成功的是利玛窦。

17世纪初,一些宣教士开始在上海地区活动。

18世纪,由于礼仪之争等一系列的原因,天主教在中国经历了诸多的困难,宣教士被迫回国。

19世纪,经历了一个世纪的“静默”,耶稣会宣教士再次回到江南一代,教友日益增多,时任耶稣会会长南格禄决定在徐家汇修建一所新教堂。

20世纪初,一座天主堂正式动工,耗时4年,最终在1910年10月22日举行落成典礼。教堂规模宏大、装饰华丽,被誉为“远东第一大教堂”,被正式命名为“圣依纳爵堂”,即为现在的徐家汇天主堂。

徐家汇天主堂百年经历

1840年,在江南教友多次请愿后,耶稣会重新派遣传教士回到了江南,其中传教士南格禄进入上海,他在徐家汇一代造了两幢房屋用作临时礼拜堂。

1851年,为了举行盛大的仪式,正规教堂在肇嘉浜西岸建造,即徐家汇老天主堂。老教堂为希腊神庙式,这是中国第一座西方建筑样式的教堂。

随着天主教的日益发展,孤儿院、手工业等大量开展,吸引了不少居民迁入徐家汇,而教友也不断增多,新增信徒达一万多人,老教堂渐渐不够使用了。

1896年法国耶稣会开始募捐凑集资金建造新堂。

光绪三十年(1904),英国建筑师道达尔设计新堂,并于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开始动工,宣统二年(1910)落成。因延续老教堂继续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·罗耀拉为主保,因此被命名为圣依纳爵堂,在当时被称为是“远东第一大教堂”。

1960年,徐家汇天主堂被定为主教座堂,并改为名圣母主堂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徐家汇天主堂收到破坏,两座钟楼的尖顶以及十字架均被拆毁,教堂彩色玻璃被砸碎,并作为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仓库,教堂前的广场变成了西区汽车站。

1979年,教堂被归还给教区,并进行大修,并于同年11月在此处举行了“文革”后的第一次弥撒。

1980年圣诞节前,教堂修缮一新,并举行了千余名教友参加的圣诞节大弥撒。

1982年,教堂钟楼被重新修复,钟楼尖顶的2个十字架被重新安装在钟楼上。但原彩绘玻璃是土山湾工艺,已无法复制。从国外进口又费用昂贵,只得由神父自己制作,其色彩质量比原来的差了许多。

1989年9月25日,徐家汇天主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重点宝物单位、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。

2013年,教堂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徐家汇天主堂建筑特点

徐家汇天主堂由英国建筑师道达尔设计,并有法国建筑公司建造。教堂是一座仿法式中世纪哥特建筑,其主楼为石柱型砖木结构,平面呈长十字结构,坐西朝东,长83.3米,宽30米,建筑面积为6670平方米,可容纳3000人左右,迄今为止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。

教堂外观墙面为清水红砖,花岗石镶边,并有圣子、天主等石雕作为装饰。四周有铅条玻璃尖拱窗,所有门窗洞均为尖券。两座钟楼尖塔高达57米,其中塔尖高31米,塔顶铺设了青石板的瓦片,钟楼尖塔顶端是十字架。

教堂平面呈长十字形,纵向形成前厅、中厅、后厅;横向形成南北两厢。堂内有64根用苏州产金山石叠成的楹柱,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。顶脊呈尖拱状,木制四分尖券肋骨拱顶。地坪铺方砖,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。门窗嵌有彩色玻璃,镶成各种图案和神像。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,其上镶嵌彩色玻璃。

教堂正祭台宽44米,是民国八年(1919年)复活节从巴黎运来,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,雕刻精美,色彩鲜明。

参考资料
徐家汇源官网
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婚礼圣地 新浪网
徐家汇天主堂全攻略 新浪网
徐家汇天主堂的历史演变 周进新浪博客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